« 返回搜索结果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ICSC: 0096 (5月 2018)
CAS登记号:106-92-3
UN编号:2219
EINECS编号:203-442-4

  急性危害 预防 消防
火灾与爆炸 易燃的。  高于48°C,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  高于48°C,使用密闭系统、通风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灭火。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避免一切接触! 任何情况,均咨询医生! 
  症状 预防 急救
吸入 咳嗽。 喉咙痛。 灼烧感。 倦睡。 昏睡。  采取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接触 可能被吸收! 皮肤干燥。 发红。 疼痛。 水疱。  防护手套。 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 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发红。 疼痛。 视力模糊。 严重深度烧伤。  戴防护面罩、安全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取下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 有灼烧感。 头痛。 迟钝。 倦睡。 恶心。 呕吐。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漱口。 饮用一或两杯水。 立即就医。 

泄漏处置 分类与标签
个人防护:适应于该物质空气中浓度的有机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 通风。 尽可能将泄漏和遗洒液体收集在可密封的容器中。 用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 用大量水冲净残余物。 按照当地规定储存和处置。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按照联合国GHS标准

flam;flamecorrskull;toxiccancer;health haz
信号词:危险
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吸入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可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造成严重眼睛损伤
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怀疑导致遗传性缺陷
怀疑致癌
怀疑对生育能力或未出生胎儿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运输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III 

储存
耐火设备(条件)。 与强氧化剂、强碱和强酸分开存放。 阴凉场所。 置于暗处。 
包装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ICSC: 0096
物理与化学性质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化学危险性
,该物质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该物质可能 易于发生聚合。 燃烧时分解, 生成有毒气体。 与强氧化剂,酸类和碱类 急剧地发生反应。 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分子式:C6H10O2
分子量:114.2
沸点:154°C
熔点:-100°C
相对密度(水=1):0.97
水中溶解度:时14 g/100ml(任意溶解)
蒸汽压: 25°C时0.63k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3.9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02
闪点:45°C (闭杯)
自燃温度: 264°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见注解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0.46 (估计值) 


接触与健康影响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经皮肤和经食入被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有腐蚀性。 该物质 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具有腐蚀性。 吸入 蒸汽可能导致肺水肿。 见注解。 接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接触可导致意识降低。 需进行医疗观察。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可能造成人类遗传性损伤。 动物实验表明,该物质可能对人类生殖或发育产生毒性影响。 该物质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职业接触限值
阈限值1:1 ppm (时间加权平均值); 阈限值1: A4 (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
最高容许浓度1:致癌物类别:2; 最高容许浓度1:皮肤吸收(H); 最高容许浓度1:皮肤致敏(SH); 

环境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害。   

注解
该物质是可燃的,且闪点 <61℃,但爆炸极限未见文献报道。
饮用含酒精饮料加重有害影响。
依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休息和医学观察至关重要。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蒸馏前检验过氧化物,如有,将其去除。 

附加资料
  欧盟危险性类别
符号:Xn; R: 10-20/22-37/38-40-41-43-52/53-62-68; S: (2)-24/25-26-36/37/39-61 

ILO、WHO和EU均不对翻译的准确性负责,亦不对其使用负有责任。 ©中文版,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2018